各有关企业单位:
为落实厦门人才强市战略,打造厦门“人才特区”,根据《关于进一步实施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厦发改高技〔2019〕629号,附件1)和年度人才工作计划,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人社局、火炬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联合实施2020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申报工作。对列入“引进资助对象”的人才在落实政策规定条件后将给予最高15万元的一次性薪酬津贴(或劳务报酬津贴),按市人才年度计划分配名额推荐特殊支持计划的本土领军人才,结合人才本人意愿推荐办理白鹭英才卡。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受理对象
申报人选应符合《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2020年度)》(附件2),服装设计人才申请特支计划的本土领军人才应符合《关于印发厦门市加快服装设计行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厦发改规〔2020〕146号,附件3)规定条件,并属于以下各类人才之一:
1.聘用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不少于3年(申报阶段可暂以协议、意向书代替),担任中层以上专业技术或专业管理岗位职务,且其个人薪金处于产业或行业中上水平,年薪不低于30万元。
引进人才为2017年1月1日及以后来厦从业(以初次从厦门属地企业领取工资记录、纳税记录、登记用工备案、缴纳医社保记录等为依据),且来厦前在外地学习或工作连续3年以上。
A类人才。为年薪50万元(含)以上的聘用人才。可提请申办“金鹭英才卡”,推荐的“金鹭英才卡”人数不超过当年申请并符合薪酬津贴发放条件的引才资助对象总数的10%。
B类人才。为年薪不足50万元但达到30万元(含)的聘用人才,年薪达20万元(含)的团队人才,可提请申办“银鹭英才卡”。
用人单位、人才个人联合申报,自愿选择向行业主管部门或所在开发区管委会申报,市相关部门、开发区管委会按“谁受理谁服务”原则,对人才所属领域、辖区进行相对分工:
1.市发改委。负责受理轨道交通项目人才申报、服装设计行业特支计划的本土领军人才申报,并提供相关服务。
2.市工信局。负责受理先进制造业,重点是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人才申报,并提供相关服务。
3.市科技局。负责受理高新技术企业领域,重点是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领域人才申报,并提供相关服务。
4.火炬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负责受理各自辖区内企业人才申报,并提供相关服务。
为便于人才申报,认定阶段允许以协议、意向书代替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但协议、意向书必须包括正式合同的主要内容(如工作岗位、年薪标准、工作期限等)。对符合条件的人才认定为“引才资助对象”。
2.材料初审。各受理单位于2021年6月5日前完成初审,将明显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信息反馈用人单位。其中服装设计人才按要求提交市发改委社会处。
4.委托评审。市发改委于2021年7月10日前委托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进行评审。
5.提交审核。市发改委会同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研究(同步核查是否存在重复申报),于2021年7月31日前报市委人才办审核拟认定的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才资助对象”。
完成年度“引才资助对象”认定工作后,随即启动兑现薪酬津贴、劳务报酬津贴政策,推荐白鹭英才卡(金鹭英才卡、银鹭英才卡)。
2.核实材料。各受理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核实完成“引才资助对象”提供的相关材料,向市发改委推送“引才资助对象”薪酬津贴汇总表和白鹭英才卡申报信息。
3.兑现政策。市发改委在5个工作日内向市财政申领薪酬津贴、劳务报酬津贴资金,及时拨付受理单位,推荐白鹭英才卡。各受理单位及时将薪酬津贴、劳务报酬津贴资金拨付用人单位,并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拨付人才个人。
4.跟踪管理。市发改委会同各主管单位跟踪考核用人单位履行承诺、提供配套资助和服务保障,以及引才资助对象履行承诺、岗位职责、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等。
市发改委社会处 刘惺(服装设计行业)
电话:2896156 邮箱:fgshc@163.com
2.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 蔡凌婷
电话:2896830 邮箱:xmjxjqyc@xm.gov.cn
3.市科技局人才处 姜艳红
电话:2022858 邮箱:kjjrccj@163.com
4.火炬管委会经济发展处 管艳君
电话:5380140 邮箱:yjguanguan@163.com
5.自贸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局 张小敏
电话:5626720 邮箱:xmftzhr@126.com
附件:1.关于进一步实施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
2.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2020年度)
3.关于印发厦门市加快服装设计行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4.厦门市进一步加大本土领军人才支持的实施意见
5. 个人申报材料上传清单
6. 厦门市产业扶持资金综合管理系统操作手册(企业端)
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4月21日